水稻种传病虫害增多,水稻立枯病、绵腐病、腐败病、恶苗病、稻瘟病等在苗期普遍发生,对水稻齐苗壮苗构成较大威胁。开展种子消毒处理和包衣是控制种传病害及苗期病虫危害的重要措施,是将防治关口前移、推进农药减量控害的有效途径。
1、种子消毒:先在浸种前抢晴天晒种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再用杀菌剂进行种子消毒。推荐用咪鲜胺2000—4000倍液或多菌灵1000倍液等浸种24小时左右,捞出沥干正常催芽,破胸后进行种子包衣。
2、种子包衣:可选用肟菌酯·异噻菌胺·吡蚜酮悬浮剂或其它种子包衣剂用35~40℃的温水稀释800-1000倍进行种子包衣。在种子包衣过程中要将药剂和种子搅伴均匀再进行播种。
3、加强苗期管理,防治好苗期病虫害:水稻烂秧主要是因低温、管理不当和病菌浸染所致。传染性病害有立枯病、绵腐病和腐败病等。其防治管理措施有:①抢晴适时播种,进行薄膜保温育秧。②科学管理肥水,追肥次多量少,钾肥比例适当增大,扎根立苗时厢面不积水,三叶时浅水养苗,寒潮低温时深水护苗。③出现病害的秧田应及时排水换水,用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浇灌或20%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