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崇阳农业网!
当前位置:新闻动态

高素质农民的领头雁——吴正刚

上载日期:2023/3/16 14:50:36 来源:崇阳县农业农村局 字体: 放大字体 增加行距 缩小字体 减小行距 加入收藏 刷新网页 关闭窗口

2023年2月8日,为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服务农民、服务产业、服务乡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崇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崇阳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举办了农业生产托管组织带头人培训班。

培训班报名期间有一位特殊的农民参加了此培训班。他就是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湖北省劳动模范”、“咸宁市劳动模范”、“最美农机人”等荣誉的吴正刚同志。

吴正刚,一位土生土长的崇阳农民,15年逐梦稻田,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组建崇阳县第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依靠机械种田,成为全国闻名的种植大户。

今年45岁吴正刚,在五个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在他的童年记忆里,全家人经常过着忍饥挨饿的日子。12岁的吴正刚因家贫主动放弃上学机会,在家跟着父母干起了农业,长大后,他也像其他人一样出门在外打拼,在外辛苦拼搏多年,吴正刚一直都非常想回乡创业。

2005年,吴正刚凭借自己对家乡土地的热爱与执着,自购2台大型农业机械,运用现代农业的科技与技术,帮助当地人耕种收割农作物。2010年,吴正刚建立崇阳县第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崇阳县为民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由15位社员组成,有19台农业机械,每年经营收入达200万元。2011年,吴正刚利用农机合作社的优势,集中连片承租420亩农民土地,当年产出35万斤粮食,收入40余万元。

吴正刚先后购进各类高新先进农机具308台(套),流转承包农民土地4000余亩种粮油,建起了3600平方米的办公楼和粮油加工厂……通过多年土地流转承租大量农田,进行科学种植水稻,吴正刚成为全县“种粮状元”。2014年12月,他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

2015年,吴正刚开始尝试种植再生稻,首年便获得成功。他承包流转土地2000余亩,其中再生稻种植面积600余亩。吴正刚介绍,再生稻品质优良,口感也更好,市场价格要比普通的杂交稻高几倍。

除了积极推广规模化种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吴正刚还注重提高科技水平,发挥合作社的规模化效应。由于大量的农田种植需要机械化操作,吴正刚先后投资160万元购买了大型收割机、拖拉机、烘干机等新型农机具12台套。新农机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针对农田施药环节,吴正刚在农机新技术推广会上现场买进一台价值6万余元的无人植保飞机。吴正刚介绍,无人机启用后,不仅可以按指定区域指定剂量完成喷洒任务,还可以自动返航回到起飞原点,通常一个人每天早晚作业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三四百亩水稻的喷药;且用无人机喷洒,一般都选在晚上或早晨,效果好又高效安全。

光卖稻谷经济效益有限,吴正刚便购进加工设备,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道路。“我们生产的钻石水晶米已申请到‘雨会’商标,还与武汉一家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由他们将我们的产品销往全国。”吴正刚告诉我们。

除了流转抛荒的田地,吴正刚的合作社还吸纳了当地大批劳力务工。脱贫攻坚行动中,吴正刚支持贫困户无机具入社,给予免费技术培训,上岗作业分成;优惠为贫困户作业服务,凡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一律实行半价收费,近几年共减免作业费近4万元,带领周边农户或社员320余人脱贫致富。特别是在过去几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吴正刚积极行动,加大稻米加工力度,以低于平时价格对外销售,保障青山镇大米供应,并对防控一线人线捐赠再生稻、香稻2000余斤,菜籽油400斤。

在高素质农民培训期间的课余时间,吴正刚也分享了自己的种植经验,向那些不了解现代农业种植的农户分享了现在的科学种植和现代化种植的效果、便利性。

当谈起将来的发展思路,吴正刚信心十足:“有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再加上自己的实干,有了崇阳县农业农村局给农民们提供高素质农民培训的机会,我们农民的日子一定有奔头!”

申明:本站新闻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网站主办单位:崇阳县人民政府    地址:崇阳县天城镇发展大厦26楼    邮政编码:437521   
联系电话:0715-3395504    举报邮箱:rjgcyny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