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肥力水平。
有机肥富含有机物质和作物所需的各种养分,不但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而且能激活微生物活性,活化土壤养分,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具有化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应加快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促进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减少化肥使用量,促进肥料使用,向有机无机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培肥耕地地力。
鼓励农民利用冬闲田广泛种植紫云英、苜蓿、蚕豌豆等绿肥,绿肥鲜草及时翻压入土,以小肥换大肥,提高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加强作物秸杆还田工作,针对水稻、油菜等大面积种植的主导作物,提倡采用加装粉碎设备的大型机械进行收割,将秸杆切碎还田,并利用大型耕田机进行翻耕,实现农业种植可持续发展。
普及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深入开展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因地制宜建立示范片和示范点,建立耕地质量物联网,达到长效监测的目的;建立科学施肥示范区,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农民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加快构建配方施肥供施网络,逐步形成以科学配方引导肥料生产,以连锁配送方便农民购肥,以规范服务指导农民施肥机制,及时发布面向农民的配方施肥信息,因地、因时、因苗判定科学施肥技术方案,促进农民按方施肥。
优化耕作方式。
在推广少免耕等轻型栽培制度时,每2~3年深翻1次耕地,水稻―油菜轮作田应在油菜收割后深耕,旱田可在秋季深耕,以解决土壤容重增加,耕作层变浅的问题,提高土壤物理性状,充分利用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以达到提高耕地质量的目的,减轻病虫草的危害。